最近中心遇到很多案例,比如:
骨盆前后傾導致腰痛
跑步后膝蓋疼痛
運動后腳踝不適
來發現在康復訓練時這些情況有一個共同點,都需要進行“臀中肌”的激活和訓練,看起來疼痛位置不一樣,怎么都跟這塊肌肉有關系呢?臀中肌跟這些疼痛的相關性又是什么呢? 別急,繼續往下看。問題一:骨盆前后傾
雙側臀中肌前束收縮,則可能出現骨盆前傾;
雙側臀中肌后束收縮,則可能出現骨盆后傾。
臀中肌是維持骨盆穩定的重要肌肉,無力或者過于緊張均可能影響骨盆運動,從而導致前傾或后傾的形態,如果不及時糾正,可能會引起其他相關部位問題。
問題二:骨盆旋轉
以大腿骨股骨為參照,一側臀中肌收縮而另一側無力時可引發骨盆旋轉,繼而可能出現“長短腿”等問題。
問題三:步態改變(鴨子步)
在走路過程中,單腿支撐時一側臀中肌無力則無法維持骨盆的穩定,容易出現一側骨盆“掉下來”的現象,俗稱“鴨子步”。
問題四:腰痛
雙側臀中肌前束收縮引起骨盆前傾后,若長時間保持作為或站立會增加腰椎的壓力,從而導致的腰痛。
一側臀中肌無力而另一側收縮時引起骨盆旋轉,若長時間維持這種狀態,身體為了協調這種旋轉可能會出現腰椎的旋轉和側彎,從而引發腰痛。
問題五:彈響髖
髖的彈響來源于骨盆-髖的不穩定,臀中肌的橫向穩定促進關節對合。當臀中肌無力時容易出現關節對位較差,穩定性下降,進而出現彈響。
又稱髂脛束綜合征,常表現為膝關節外側疼痛。一般認為是引起這種癥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髂脛束的過度緊張。
排除身體結構性的問題,穩定的骨盆位置和髖關節控制能力對于下肢的協調運動至關重要,而臀中肌則是控制骨盆的最重要肌肉,所以說髂脛束的問題,80%都與臀中肌有關,臀中肌的訓練幾乎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。
問題七:腳踝疼
在跑步或者運動時,每次下肢落地后的沖擊力通常應該平均分配給髖、膝、踝,如果髖關節穩定性差,而過多的靠踝關節去維持穩定,這樣會使踝關節的壓力增大,從而導致踝不適。
問題八:其他
除上述常見問題外還可能有以下表現:
臀部外側凹陷、大腿肌肉脂肪增多肥大、下肢力線改變、蹲下時膝內扣、扁平足....
下蹲時膝內扣
因為臀中肌是骨盆和下肢的重要連接組成部分,如果力量不足或過于緊張,很容易引起整個下肢的問題。
那么,如何加強臀中肌練習
側臥外展
側臥位,伸膝外展髖關節0-35°,收腹部,穩定骨盆,感受臀部外側肌肉收縮用力作用于該動作,開始緩慢練習避免大腿肌群代償收縮。
彈力環側步走
將彈力環放于膝上5cm處,站立骨盆正位,外展髖關節橫向移動,外展幅度不超過35°。分別向左側和右側移動,感受臀部外側肌肉的收縮帶動下肢的外展。
單腳站立
單腿站立練習,感受臀部外側的收縮。該體位下臀中肌發揮其橫向穩定骨盆的作用,支撐體重。
臀中肌是一塊重要但容易被人忽視一塊肌肉,對維持骨盆穩定起重要作用。如果在運動或走路過程中骨盆不穩,又要維持身體穩定,必然會增加其他部位的受力,長久以來就可能引起不同部位的疼痛不適。
所以看似腰痛、膝痛、踝痛等癥狀,別忘了先檢查一下臀中肌的力量哦~
臀中肌募集效率的評估
側臥位,下側腿屈曲,單腿緩慢外展,臀部外側發力保持10s。注意保持骨盆穩定,髖部、腰椎不出現旋轉。
若出現明顯的酸痛感,或發力不明,很難保持,說明你該加強臀中肌練習啦~